【
哀识】:1.爱重赏识。
【
谙识】:1.练达。
【
八识】:1.佛教法相宗术语。眼﹑耳﹑鼻﹑舌﹑身﹑意为前六识。亦名六根。末那为第七...
【
八识田】:1.谓八识产生之处﹐犹言胸中﹑心田。
【
拔识】:1.提拔赏识。
【
跋识】:1.跋文﹑印记﹑题署之类。
【
拜识】:敬辞,结识:~尊颜ㄧ闻名已久,无缘~。
【
饱识】:1.充分了解。
【
保识】:1.谓署名担保某一将被擢用者的品行。
【
被识】:1.缀在被子边缘的丝条。古人用作识别被子上下头的标记,故称。
【
鄙识】:1.谦称自己的见识。
【
辨识】:辨认;识别:~足迹 ㄧ烟雨蒙蒙,远处景物~不清。
【
辩识】:1.通晓。
【
标识】:同〖标志〗。
【
表识】:1.亦作"表帜"。 2.标记;标帜。
【
别识】:1.辨别;识别。 2.卓识;高见。
【
博识】:学识丰富:多闻~。
【
博识多通】:博:广博。识:学识。通:精通事理。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【
博识洽闻】: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【
不识】:1.不知道,不认识。 2.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
【
不识不知】:没有多少知识。旧喻民风淳朴。
【
不识大体】:大体:关系全局的道理。不懂得从大局考虑。
【
不识得有】:1.古方言。无,没有。
【
不识丁】:1.不识一个字。
【
不识东家】:指不识近邻是圣贤。
【
不识高低】: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、轻重。
【
不识好歹】:不知好坏。指愚蠢,缺乏识别能力。
【
不识局面】:犹不识时务。
【
不识庐山真面目】: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。
【
不识马肝】:相传马肝有毒,食之能致人于死。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。
【
不识面】:1.没有见过面。
【
不识起倒】:指不知好歹;不识时务。